從現場獲悉,本次活動簽約項目共15個,總投資額149.76億元,主要涉及海洋漁業、海工裝備、海島旅游等產業;動工項目18個、總投資額69.78億元,涉及漁光互補、海島酒店、海島旅游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等;竣工投產項目5個、總投資額6.01億元。
作為珠三角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珠海擁有橋通港澳的獨特區位、擁江攬海的地理條件、厚積薄發的產業優勢、通達便捷的物流體系、百島星羅的秀美風光。
去年以來,珠海市堅持向海圖強,深入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海洋強省戰略,市、區陸續出臺了海洋漁業、海島旅游等系列政策,統籌涉海資源,聚焦現代海洋產業鏈精準開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全力構建高質量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群。
2022年珠海全市海洋經濟總量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3.6%,海洋生產總值957.3億元。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依托珠海9348平方公里海域、262個海島資源,吹響‘向海圖強’進軍號角”。
海洋經濟是鶴洲新區(籌)“3+2”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鶴洲新區(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鶴洲新區籌備組臨時黨委書記、組長趙力表示,鶴洲新區(籌)將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調研珠海指示精神、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以及市兩會精神,堅定不移做好海洋經濟這篇大文章,把萬山區作為海洋經濟“主戰場”,著力建設深海養殖區、漁港經濟區、漁光互補區、國家級海洋牧場“三區一場”,高質量構建以深海綠色養殖為核心,以海島旅游為支撐,以海洋新興產業為戰略先導的現代海洋經濟體系,力爭今年海洋經濟指標倍增,三年內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