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創已成為2023年市場最熱門的主題。工銀瑞信計算機行業分析師黃丙延近期表示,2023年計算機行業的投資策略為“冬去春來,潤物無聲”,當前可能站在新一輪正超額的起點,數字經濟或成為主線。對比新能源行業這種波瀾壯闊、滲透率快速提升的產業變化和股價變化,計算機行業更多是一種潤物無聲的緩慢提升,產業賽道綿長而有力。
黃丙延表示,過去十年,計算機行業出現了兩輪正超額和兩輪負超額。其中,正超額周期基本都是三年左右,分別是2013年的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8年的第一季度到2020年的第二季度;負超額一般是兩年左右,分別是2016年的第一季度到2017年的第四季度,以及2020年的第三季度到2022年的第三季度。
具體到投資機會,黃丙延看好兩個方向。一是信創。過去三年國家政策對于信創的推動比較大,從國家高層角度非常重視科技的自立自強。
二是數字化轉型。黃丙延表示,海外數字化路徑是從單點化、標準化走向平臺化、標準化,而中國則是從單點化、定制化走向平臺化、定制化。兩者區別在于,海外路徑更標準化、利潤率更高、容易出巨頭,而中國的路徑廠商需要干臟活累活、利潤率比較低。從行業層面看到,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非常綿長的賽道,沒有明顯天花板,這些行業基本上都能保持10%到20%的增長。“當前這個位置整體股價估值都比較低,給予我們一個非常好的估值保護,如果投資預計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向上收益,同時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向下的保護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