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答疑欄目每期精選熱門基金問題,解答基民最關心的投資疑問。如果你對基金投資也有疑惑,歡迎評論區留言——
問題一:還有現金想補倉是補主動基金還是指數基金?
從風險和確定性上看,補倉指數基金,如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數基金比較好,因為寬基指數行業配置相對分散,風格也不那么極致,只要市場起來,就能抓住,確定性較高。并且在上漲市,寬基指數的表現有可能比主動基金還好。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選擇補倉的主動基金重倉的板塊較弱,或者基金經理能力不行,就有可能跑不贏指數。
補倉回撤大的主動基金也沒錯,但要進行甄別。這個基金是不是一只好基金,基本面有沒有問題,基金經理靠不靠譜,值不值得信任。如果基金沒變,還是自己之前買的那個基金,補倉是ok的。并且,回撤大很可能是因為它在某一種行業或者風格上配置的較多,這種基金在市場反彈時的彈性也會比較好,拉長時間看,有機會獲得比指數基金更高的收益。
問題二:如何分析一個指數值不值得定投?
分析指數基金值不值得定投,最重要的是對指數基金的基本面分析,實際上是要落到對股票指數的基本面分析。
一般我們說的股票基本面分析,是指以上市公司的基本財務數據為基礎,對其股票的價值進行分析與評估。
1.財務指標
以公司財務數據為基礎,可以計算出用來分析公司經營情況的財務指標,比如凈資產收益率(ROE)、毛利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營收同比增長率、存貨周轉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
由于股票指數是由一籃子股票所組成的,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凡是單只股票所具有的財務指標,股票指數也可以計算出來,但對股票指數而言,很多財務指標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比如存貨周轉率、速動比率等。
對股票指數而言,比較有實用價值的財務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ROE)、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營收同比增長率,而這三個指標也確實是我們在分析股票指數基本面時最常用的三個財務指標。
2.估值指標
如果將財務數據結合股價數據,可以計算出用來判斷股票估值高低的估值指標,比如市盈率(PE)、市凈率(PB)、股息率、市銷率、市現率等。
估值指標相對更通用一些,不管是用于股票還是股票指數,都比較合理,可以很方便的用來判斷股票或股票指數當前估值水平的高低。
另外,由估值指標還可以引申出他們的分位數指標,比如PE分位數、PB分位數等。
在實際應用中,最常用的股票指數估值指標有:PE、PB、股息率,以及它們的分位數指標。
問題三:根據基金凈值的變化決定加倉或減倉靠譜嗎?
談到加倉、減倉,大家的潛臺詞都是:要是能低位多買,高位少買,就完美了。說到底,都是想自己能完美擇時。
只要涉及到擇時,就存在“勝率問題”。如果你看過基金經理的訪談,會發現很多基金經理,甚至是資深大咖都曾表露過“回顧歷史,發現擇時勝率不算高”的觀點,連專業人士都如此,何況我們普通小散呢。
所以,在擇時這個問題上,不要市場有點風吹草動就開始糾結要怎么操作,一動不如一靜。
另外,具體到你這個問題,小編想說的是——買入可以分批,賣出不宜頻繁。
比如:打算投資A基金10萬元,可以先買入5萬元,然后設置一個周1000元的定投,再根據市場情況,下跌多的時候多加一點,在三個月內逐步買齊。(舉例僅供參考,不代表投資建議哈)
但賣出時,操作就不宜拆的過細,買入持有策略大部分時間和市場行情下是更適合的,聰敏的投資者可能早已注意到,長持有時間,是影響投資結果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么,如今越來越多的帶持有期的基金產品推出。